中山大学团队推出生物信息学工具网站——生信宝库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熊丽娜)随着生物医学领域的高速发展,以生物信息学为代表的数据科学愈发重要,因此催生了数以万计的各类处理、分析、解读生物医学数据的生物信息软件、工具和数据库。这些工具不断积累的同时,也给用户带来困扰。用户难以从海量的生信工具中找到真正符合自己研究需求的工具。同时,生信工具的质量参差不齐,也缺乏对各类工具进行质量评价的权威网站。

中山大学张彦峰、余思远团队基于氮化硅微环实现频率与拓扑荷二维空间的相干光频梳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林锐娜)近日,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彦峰、余思远课题组在探索更高维度空间的相干光束产生方面取得了突破,成功在单个氮化硅微环上实现频率和拓扑荷二维参数空间的相干光频梳。

中山大学陈立教授团队在中短码系列研究取得新突破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林锐娜)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陈立教授团队在多元循环码的迭代译码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实现了一种全新的超限译码机制,尤其适用于支撑未来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的中短码。团队最新研究成果以《Shift-Sum Decoding of Non-Binary Cyclic Codes》发表于信息论领域国际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论文第一作者为邢炯跃博士(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20届博士毕业生),通信作者为陈立教授。

中山大学吴忠道教授团队在Trends in Parasitology期刊发表血吸虫中间宿主螺类的微生物群及无菌和限菌技术研究的综述文章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张玉琦)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吴忠道教授团队1月25日在《Trends in Parasitology》发表题目为“Snail microbiota and snail-schistosome interactions: Axenic and gnotobiotic technologies”的特邀综述文章,全面总结了血吸虫中间宿主螺类的共生微生物及其研究中的无菌和限菌技术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Trends in Parasitology》为《Cell》杂志社出版的寄生虫学领域综述类权威期刊,中科院大类一区。

中山大学雷丹妮教授、王成新教授团队在钠金属电池领域取得进展

  大新闻网讯(通讯员袁湛楠)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锂金属电池和钠金属电池的发展均面临严重的安全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高活性的锂金属、钠金属极易与电解液发生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厚而疏松的固体电解质膜,尖端效应导致金属离子在凸起处积聚,进而不均匀沉积,产生枝晶,刺穿隔膜,最终电池短路引发起火爆炸事故。该问题严重阻碍了这类金属电池的实际应用。通过电解质工程诱导锂、钠金属均匀沉积以及抑制副反应,是提高这类金属电池安全性和循环稳定性的有效策略。

中山大学邓文斌团队在黑磷纳米片对恶性胶质母细胞瘤治疗方面的研究取得最新进展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熊月)长期以来,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的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挑战。由于该类肿瘤的高度侵袭性和恶性程度,使得其对传统治疗方法的反应较差,因此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成为迫切的需求。在过去的几年里,一些研究集中于利用纳米技术来改善胶质瘤的治疗效果。其中,黑磷纳米片(Black phosphorus nanosheets,BPNS)作为一种新兴的纳米材料引起了广泛关注,它不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以及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生物活性,还能在近红外光的作用下穿过血脑屏障,这使得它有望成为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候选方式。

中山大学于鹏副教授、杨国伟教授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实现最高负光电导(NPC)响应的光电子器件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袁湛楠)负光电导(Negative Photoconductive, NPC)响应在光电探测、光电切换和光电存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发展多功能片上集成光电子器件的重要基础。当前,大多数光电子探测器件都是以正光电导(Positive Photoconductive, PPC)响应为机理运行的,这极大地限制了多功能集成光电子器件的发展。因此,开发高负光电响应的光电子探测器件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中山大学鼻咽癌多学科团队重塑鼻咽癌临床分期标准新模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郑敏珊)2024年1月18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院士、孙颖、刘立志、陈明远团队鼻咽癌研究成果“EBV相关鼻咽癌第八版TNM临床分期修订”在线发表于国际顶尖肿瘤学期刊《癌症细胞》(Cancer Cell)。该研究基于鼻咽癌临床大数据分析,针对现行国际通用的AJCC/UICC鼻咽癌第八版临床分期系统,首次提出修订建议,有望被新版分期系统采纳,指导未来全球临床治疗。   准确的分期系统是实现精准治疗的充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