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浩教授、王成新教授团队利用晶界工程实现二氧化钌高效、稳定的酸性析氧反应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袁湛楠)二氧化铱因其具有较好的活性与稳定性,是目前工业上唯一的酸性析氧反应(OER)催化剂,但价格昂贵、储量稀少和活性低等问题限制了它的使用。相比之下,二氧化钌成本更低,活性相对二氧化铱更高,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替代材料。然而,如何令二氧化钌(RuO2)在极端酸性条件下保持高活性和稳定性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薛磊论文获ACM SigSoft杰出论文奖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林绿)近日,软件工程大会ICSE 2024在葡萄牙里斯本召开。中山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薛磊与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单位学者合作发表的关于安卓应用安全的论文“Attention! Your Copied Data is Under Monitoring: A Systematic Study of Clipboard Usage in Android Apps”荣获ACM SigSoft杰出论文奖。

项鹏/黄一浓团队提出卒中后适应性生酮代谢保护血脑屏障的新机制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张玉琦)脑卒中(Stroke)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导致残疾的首要原因,也是致死的第二大原因,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肥胖是增加卒中发病率的重要危险因素。然而,与正常体重或偏瘦人群相比,超重或肥胖的卒中患者往往预后更好,死亡率更低。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被称为“肥胖悖论”。有研究认为肥胖人群本身具有更为丰富的能量储备,能够抵抗脑卒中后过强的分解代谢过程,可能提高对疾病的耐受程度。在脑卒中病程中,激活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及交感神经系统可通过调控糖原分解、脂肪酸氧化等多种途径,促进分解代谢,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应激反应。

侯仰龙教授团队重要研究进展在Nature发表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姚颂华)近日,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侯仰龙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辽宁材料实验室、山西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单位合作,利用化学制备的系列二维材料,提出一种全新的基于界面耦合的p-掺杂二维半导体方法。该研究成果以“Van der Waals polarity-engineered 3D integration of 2D complementary logic”为题,于5月29日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在线发表。

崔浩教授、王成新教授团队利用晶界工程实现二氧化钌高效、稳定的酸性析氧反应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袁湛楠)二氧化铱因其具有较好的活性与稳定性,是目前工业上唯一的酸性析氧反应(OER)催化剂,但价格昂贵、储量稀少和活性低等问题限制了它的使用。相比之下,二氧化钌成本更低,活性相对二氧化铱更高,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替代材料。然而,如何令二氧化钌(RuO2)在极端酸性条件下保持高活性和稳定性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

林浩添教授团队和潘嵘副教授研究团队基于智能技术的“眼科新型三级诊疗模式”跨学科合作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唐艳丽) 伴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致盲眼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疾病谱主要地位,早期诊断和及时管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轻医疗负担至关重要。以世界首位致盲眼病——白内障为例,到2050年中国白内障失明病例预计将达到2000万例。然而,目前我国优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的结构性难题,直接制约了白内障等致盲眼病广泛筛诊的有效开展。

附属第三医院脑病中心神经免疫团队关于自身免疫性脑炎睡眠障碍研究成果在Neurology发表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脑病中心神经免疫团队在神经病学知名期刊Neurology(中科院一区,Top,IF=9.9)发表了题为“Cardiopulmonary coupling spectrogram as an ambulatory method for assessing sleep disorders in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encephalit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创新性地将CPC用于AE的睡眠评价,并发现了AE的睡眠评估标志物,拓展了AE睡眠障碍的评估思路。

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刘斯洋课题组揭示妊娠期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减少症的关键遗传基因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刘斯洋)妊娠期是人类繁衍的关键时期。妇女在孕期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以支持胎儿的生长和发育。其中,孕妇的血小板计数会逐渐下降,分娩时达到最低值,产后逐渐恢复至孕前水平。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T)是妊娠期常见的一种血液系统疾病, 表现为血小板计数小于150×109/L。全球每年有超过900万的GT患者。GT患者产后大出血的风险分别是正常孕妇的2-3.7倍。血小板计数是一个高度可遗传的表型,在不同人群中估计其遗传力为0.45-0.54。临床上观察到GT患者再次妊娠时复发的风险比是正常孕妇的14.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