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暖季臭氧和热浪复合暴露协同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许瑞君)作为夏季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地面臭氧(O3)主要由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经过光化学反应转化而形成,是造成我国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持续高温为特征的热浪事件,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呈现出频次高、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由于具有相近的气象驱动因素,O3污染和热浪事件时常伴随出现。尽管已有较多证据提示O3和热浪暴露均与心血管健康有关,但两种因素复合暴露下的健康风险特征尚不明确。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胃癌多学科团队发表围手术期免疫治疗最新成果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赵现廷、郑敏珊)2024年1月2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王峰、周志伟、袁庶强团队牵头开展的II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NEOSUMMIT-01最终结果于国际权威医学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在线发表。该研究将为建立局部进展期胃癌围术期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新策略提供重要循证医学证据。本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为王峰教授、徐瑞华教授和周志伟教授,共同第一作者为袁庶强副主任医师、聂润聪主治医师、金颖副主任医师、梁成才主治医师、李元方副主任医师。
中大团队发表中国劳动生产率测算新成果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罗章权)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郭凯明、博士研究生罗章权与副教授杭静合作的论文《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与远景展望(1992—2035)》于2023年11月在《经济学(季刊)》发表。
从全球视角和历史视角看,中国总体经济和分产业劳动生产率达到了什么发展水平和呈现了什么发展趋势,准确把握特征事实对研判未来趋势至关重要。本文回答了这一问题,并结合历史发展趋势模拟预测了未来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道路,为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提供决策参考。
研究发现父母教育影响子女健康的新机制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申广军)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申广军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与北京大学雷晓燕教授、黄炜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孙昂教授合作的论文“Beyond Nature and Nurture: The Impact of China's Compulsory Schooling Law on Selection against High-Risk Fetuses”被劳动经济学顶级期刊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接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