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佛山市南海区创新创业——我校教师挂职南海“科技镇长”取得好成绩
近日,佛山南海区隆重召开第二批“科技镇长团”工作总结及第三批科技镇长报到会议,区领导班子主要成员、挂职人员和相关科研院校代表等出席了会议。我校先进技术研究院胡建国老师将作为南海科技镇长团第三批成员之一,挂职大沥镇科技副镇长,为大沥镇IC设计与RDID技术、物联网芯片与系统应用产业提供“专业外脑”的服务。
我校获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再创佳绩
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于日前公布,到目前为止我校今年共获各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33项,资助直接费用总额逾2.89亿元,获资助项目总数暂居全国高校第六位、资助直接费用总额暂居全国高校第七位。
国家973计划“基于光子轨道角动量(OAM)的新型通信体制研究”项目中期总结会议顺利召开
7月25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基于光子轨道角动量(OAM)的新型通信体制研究”(以下简称OAM项目)项目中期总结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由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余思远教授主持,邬贺铨院士、周炳琨院士、祝世宁院士等11位专家,科技部相关领导及中山大学科研院相关负责人,各课题组主要成员等共计30余人参加了会议。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全球变化背景下南海及周边地区春夏气候变异特征和机理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反馈作用”中期总结会议顺利召开
7月24日,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全球变化背景下南海及周边地区春夏气候变异特征和机理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反馈作用”课题中期总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由项目首席科学家杨崧教授主持。项目组10位专家、各课题负责人、中山大学科研院刘梅处长及项目组骨干成员等3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科研院刘梅处长首先代表项目首席单位中山大学对出席会议的各位专家表示了感谢,对各课题单位以及参与项目研究的所有科研人员表达了谢意,她还表示学校将一如既往地给项目实施提供支撑。
我校新增两个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根据广州市社科规划办的公告,我校“广州口岸史重点研究基地”、“广州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和“广州大数据与公共传播研究基地”被列入2015-2018年度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名单。其中“广州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和“广州大数据与公共传播研究基地”为我校新增的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本次公布的2015-2018年度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名单共有26个研究机构入选。
我校承担的珠海市引进和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实验室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7月14日,由我校承担的珠海市引进和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实验室项目的结题验收会议在珠海校区召开。会议由珠海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组织和主持,5位珠海市高校的特邀技术专家和财务专家、珠海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和中山大学相关负责人、课题组主要成员等19人参加了会议。
中山大学17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
根据美国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新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山大学有17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仅次于有19个学科进入排名的北京大学,与浙江大学并列全国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