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共23项目获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

      7月12日,教育部社科司公布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名单,我校共有20项获得立项(其中规划基金项目5项,青年基金项目15项),立项数位列全国第五。2016年,我校申报教育部一般项目共计93项,立项率21.5%,远高于全国平均立项率9.2%。

广东集成芯片研发与产业培育中心第一届理事会成功召开

        2016年6月29日上午,广东集成芯片研发与产业培育中心第一届理事会于顺德华桂园多功能室召开,我校杨清华校长助理、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科学研究院、财务与国资管理处等学院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佛山市人民政府、顺德区人民政府、顺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等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共同参加。理事会由顺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谭素副局长主持。

我校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和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顺利通过建设期验收

         2016年6月22日,东莞市科学技术局在东莞松山湖科技园主持召开了东莞市公共科技创新平台“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东莞研究院”)平台建设验收会。中国工程院瞿金平院士等验收专家、我校马骏副校长及科学研究院领导、东莞研究院负责人、各项目平台负责人等参加了验收会。

我校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位列全国高校第二,再创新高

      6月17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了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名单,我校共有43项获得立项(其中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23项,青年项目17项),资助经费905万元,项目立项数仅次于中国人民大学45项,位列全国高校第二,继去年37项全国第三的成绩再创新高。2016年,我校申报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共计169项,立项率为25.44%,高于全国平均立项率(14%)11个百分点。

中山大学与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交流合作研讨会召开

        6月2日上午,中山大学与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交流合作研讨会在岭南堂召开。        广东省科技厅科技合作交流处,我校科学研究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相关负责人,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未来环境研究所所长Ian Mackinnon,以及中澳双方来自组织工程学与再生医学、季节性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软件信息领域、空气质量科学领域、生物燃料(生物技术)领域的专家出席了会议。

杨崧教授研究团队在厄尔尼诺变异-北极气候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

        中山大学杨崧教授作为通讯作者与南京大学吴其冈教授以及他们的学生在《自然· 通讯》 (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Shifting El Niño inhibits summer Arctic warming and Arctic sea-ice melting over the Canada Basin” (全部作者:胡春迪、杨崧、吴其冈、李振宁、陈俊文、邓开强、张团团和张成扬)的研究论文,首次创新性地发表了在年际变率尺度上中部型厄尔尼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北极夏季的增暖和海冰融化的研究成果。

我校协办的第20届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在珠海召开

        5月27日至29日,第20届“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CHINC)暨中美医院信息化论坛”在珠海市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会议由《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社联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NIHA)、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CHIMA)、美国医疗信息与管理系统学会(HIMSS)共同主办。我校作为协办单位,余敏斌副校长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超算中心卢宇彤、附属第一医院文卫平、附属第五医院李济忠和于翠香、附属肿瘤医院何彩升、附属六院王文辉和中山医学院周毅等在大会上做报告交流,周毅牵头主编的《互联网+健康》一书也在会议期间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