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奖励 | 我校肿瘤防治中心袁中玉教授团队荣获第二十四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

发布人:科学研究院

近日,国家卫健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发布第24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吴杨奖)评审结果,我校肿瘤防治中心袁中玉教授团队完成的《可手术三阴性乳腺癌标准治疗后卡培他滨节拍维持的Ⅲ期临床研究》项目荣获临床医学领域吴杨奖。

三阴乳腺癌指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2受体均阴性的一类乳腺癌,占所有女性乳腺癌的15%~25%,以年轻人多见、早期复发率高、远处转移率高、一旦复发生存时间短等为显著的临床特征。三阴乳腺癌缺乏内分泌、抗HER2等靶向治疗手段,导致三阴乳腺癌是目前预后最差的一个乳腺癌亚型。如何降低复发、改善患者生存成为该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项目团队将早期三阴乳腺癌标准治疗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当时的标准治疗)和试验组(卡培他滨节拍化疗维持组),经过国内13家医院单位、10年的共同合作努力,于2019年完成入组,研究结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同和推广应用,研究的社会及实践价值如下:

一、首次将节拍化疗用于早期三阴乳腺癌

节拍化疗是一种低剂量、持续用药的崭新治疗模式,它的作用机制主要源于抗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作用,这两个环节是肿瘤远处转移的关键。基于以上理论基础,节拍化疗对于容易转移的三阴乳腺癌可能有效降低复发、改善远期生存。团队发起了这项多中心、随机对照III期临床研究。

二、显著改善三阴乳腺癌患者的生存

研究结果显示,标准治疗后加入卡培他滨节拍维持治疗1年,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复发,将早期三阴乳腺癌患者的5年DFS由从73.0%提高至82.8%(绝对提高9.8%),这意味着卡培他滨节拍治疗可使4例复发患者中1例患者豁免复发。该研究结果填补了早期三阴乳腺癌因为缺乏有效减危措施而预后最差的空白。由于采用低剂量用药,毒性较小,且该治疗费用较低,对降低患者医疗负担具有重要意义,被中国抗癌协会与中国肿瘤学会乳腺癌指南所推荐。

项目研究结果继2020年ASCO口头报告后,全文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这是中国学者在JAMA上发表的首篇有关乳腺癌临床研究的结果,被美国NCCN指南引用,对提高中国乳腺癌的国际学术影响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于1994年经科技部奖励办批准设立,旨在表彰、奖励在医药卫生领域努力钻研并作出突出贡献、被社会及同行广泛认可的优秀中青年医药卫生工作者,秘书处设立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以其科学、严格的评选程序,严肃、认真的评审态度,确立了其在医药卫生领域的荣誉和地位,成为我国医药卫生工作者努力争取的一项殊荣。奖项设立以来,先后有479位优秀医药卫生工作者荣获该项殊荣,其中共有45名院士。第二十四届吴杨奖共评出15项获奖项目。


袁中玉教授简介


中山大学三级教授,二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兼任广东省胸部肿瘤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学会乳腺科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乳腺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著50余篇,包括JAMA, CCR, JNCI, Mol Oncol, J Pathol等

撰稿 | 肿瘤防治中心袁中玉教授团队

编辑 | 李雨阳

初审 | 廖思媚、谈希

审核 | 曾强

审定发布 | 程晓